月經該來卻沒來的第3~4天,在家驗到的。
Q5. 在做人工受孕、試管之前,你應該要知道的事?
-
在做人工受孕、試管嬰兒之前,你應該要知道的事:
-
第一次看診時,雙方夫妻都要到,醫生有可能會提出不同方案,夫妻可以現場跟醫生討論 (比如妳想做人工受精、但醫生評估後建議直接做試管,有可能是高齡或輸卵管阻塞等等原因) 。
-
無法確定幾次能成功,有的人第一次就成功,有的人花了2次、3次、4次、5次等等,也有可能不成功。
-
每個醫生或診所的治療方案有所不同,有的用藥保守、有的習慣某種作法、有的植入時要漲尿、有的不用,這是醫生的專業,沒有好壞之分。
-
如何選擇醫生? 有的人選名醫,有的人選離家近 (因為整個療程就診次數非常的多) ,依個人偏好都可以,盡量選專門看不孕症的醫生 (而非婦產科)。
-
多跟其他在做人工受孕的人交流、交換資訊,聽聽不同人的經驗,若是關起門來只有夫妻倆會壓力很大。
-
雖然進入療程後,沒有浪漫的性愛,只有想生小孩的期望,夫妻雙方的關係倒不會因為打針、看診、實驗室而疏遠,反而會更加緊密,因為一起面對這個人生中的大挑戰,共患難後感情更好。
-
第一次自己在肚皮上打排卵針感覺很恐怖,但其實習慣就好,越打會越順手,打針反而變得簡單。最痛苦的是植入之後的2周等待期,心情上上下下起伏,擔心碰撞、擔心沒成功,最好能找點事情想辦法轉移注意力。
-
日照不夠、體內維生素D不足,會影響懷孕率,建議事先抽血檢查,平常多曬太陽、或補充維他命D3滴濟。
-
子宮內膜不夠厚,會降低胚胎著床率,每天運動可改善,可以運動到排卵前。
-
這有可能會是一場馬拉松賽、要積極但有耐心,有可能要花2年、3年、或更久才有好消息。多聽其他建議,不要否定自己,不要放棄!
<請點廣告支持>
-
-
This post is deleted! -
最主要的壓力來自於心理上,而非身體上,打針吃藥取卵按照醫生和護士說的做就可以,不會難做。心理上的壓力和煎熬比較難舒緩。
-
若成功,一切都值得。若失敗,至少努力過。
-
做試管的金錢花費很大,但要捨得花。
-
要積極做人工受孕、試管療程,但不要將整個時間和重心都放在這上面,讓生活有其他的事情轉移注意力,轉移情緒。
-
有任何問題 (不論問題大小),不要不好意思跟醫生討論。每次問診前可以先將想問的問題寫下來,帶去和醫生討論。
- 第一次人工受孕、試管,要問醫生的問題參考如下:
- 需要先做哪些檢查? 現在就可以開始第一次療程嗎? 還是需要等,要等多久?
- 醫生建議的療程是什麼? 人工授精? 試管? (長療程試管? 還是短療程?) 為什麼?
- 依照我和先生的年齡成功率約為多少? 需要試多少次可能成功?
- 費用約為多少? (若在國外,可問保險是否有給付?)
- 需要補充任何營養品或維他命嗎 (夫/妻分別)?
- 平常飲食需要注意些什麼? 聽說針灸會增加成功率,需要做嗎?
- 陰道超音波檢查後,有可能有幾顆卵子?
- 若已決定進入療程,取卵或植入前需要準備什麼?